土壤有機質是動、植物殘體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合成作用下而形成的復雜高分子化合物,它對提高土壤肥力和促進作物生長具有重要意義。土壤有機質能降低黏土的黏結性和砂土的松散性,從而協調土壤的水、肥、氣、熱,并使土壤的耕性得到改善,因而是土壤的改良劑;有機質分解后會慢慢釋放出作物所需要的各種養分,土壤中92%~ 98%的氮和20% ~50%的磷以有機態存在。有機質中還含有鉀、鈣、鎂、硫和各種微量元素,因而是作物的養分庫;土壤有機質在其形成過程中能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機質還能緩解有害有機物及重金屬的污染和阻滯水土流失和土壤養分淋失,因而是環境的保護者。因此,要通過增加有機物料投入和合理施肥,努力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中最活躍的部分,也是土壤肥力的基礎,作為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如果土壤中的有機質乏,,那就說明土壤肥力不足,則需要進行補充。接下來小周再給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補充土壤有機質的方法:落葉堆肥、種植綠肥或者生草、增施有機肥料、秸稈還田,如果您有其他的好辦法,也可以私信告訴小周(微信:njk618)
不同的地區,土壤有所差別,因此提高土壤有機質的方法也不一樣,農民朋友們在實際操作時應該應地制宜,結合當地土壤有針對性地選擇提高土壤有機質的方法。